唐顺宗当了26年的太子为何当了半年皇帝就
唐顺宗当了26年的太子,为何当了半年皇帝就退位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唐顺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在前期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位皇帝先后的勤奋治理下,开创了辉煌的大唐盛世。
只是,在唐玄宗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这一场叛乱持续了八年的时间,后来才依靠大将郭子仪、李光弼艰难平叛。但是,各地相继出现了藩镇割据,大唐王朝的中央集权已被严重分裂,可以这么说:大唐天子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各地。
此后的唐王朝不仅外有藩镇蕃将的武装割据,内部还有宦官势力把持朝政,甚至还影响到了皇帝的废立,唐顺宗继位与退位的过程充分说明了这个现象。
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上元二年(761年)出生,大历十四年(779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
只是,由于其父皇德宗李适在位时间比较长,共在位26年,这样李诵也就当了26年的皇太子,也是唐朝历史上当太子时间最长的一位。所幸的是,李诵的太子生涯不像唐朝前期的皇太子那样波折不断,动辄被废。
这样,宫内的形势才稳定下来。第二天,李诵在宣政殿身着丧服朝见百官,二十六日,在太极殿即皇帝位,成为唐朝的第十位皇帝唐顺宗。
李诵在做太子时,就关心朝政,比较了解民间疾苦,他对种种时弊很为不满,已有变革新政的意向。因此,在他当上皇帝后,重用自己的老师王叔文,并以王叔文为领袖,王伾、刘禹锡、柳宗元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开始了著名的“永贞革新”。
正当新政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时,意外的重大变故“永贞内禅”又发生了,刚刚当了半年皇帝的唐顺宗在宦官俱文珍及藩镇势力的逼迫下,“内禅”于太子李纯,自己当上了太上皇,李纯成为唐宪宗。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李纯继位后,守旧反对派开始清算,把革新派全部放逐,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当了五个月太上皇的李诵忧愤而去世,终年46岁。同年春,王叔文被唐宪宗赐死,年仅54岁。
细细算来,李诵当太子的时间最长,共当了26年的储君,而当皇帝的时间却非常短,只当了半年的皇帝就由于宦官势力而禅让帝位了。有趣的是,李诵还当了一次太上皇。他不仅是在唐朝的皇帝中,大概也是历代帝王里由皇帝进入太上皇速度最快的一位了。
- 上一篇:历史上年羹尧早年对雍正有多冷漠
- 下一篇:西夏只是一个小小的政权军队的战斗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