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胎位不正有什么影响
小孩胎位不正有什么影响
1.胎儿胎位不正。脐带绕颈2周。可以顺产吗?
脐带绕颈是胎儿分娩时常见的情况,一般认为这与脐带过长和胎动过频有关。期待血管长度较脐带长,平时血管卷曲呈螺旋状,而且脐带本身由胶质包绕,有一定的弹性,故绕颈周数与胎儿的存活程度大多无直接关系。只有在临产以后,随着宫缩加紧,下降的胎头将缠绕的脐带拉紧时,才会造成脐带过短的情况,以致不能顺利分娩。这时缠绕周数越多越危险。
通过B超检查可在产前看到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有时腹部还可听到较明显的脐带杂音。因此,这时更需要勤听胎心,注意胎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发现脐带绕颈后,不一定都需要剖腹产,只有胎头不下降或胎心有明显异常(胎儿窘迫)时,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
脐带是母亲和胎宝宝之间相互联系的唯一通道,一端连于胎宝宝的腹壁脐轮处,另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宝宝借助脐带悬浮于羊水中,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交换,从母亲获得氧气以及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排出胎宝宝体内的废物。脐带发育的良好与否、有无异常对胎宝宝的健康发育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脐带缠绕原因及危害
脐带缠绕是脐带异常的一种,以缠绕胎宝宝颈部最为多见,是脐带异常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另有一种不完全绕颈者,称为脐带搭颈。其次为缠绕躯干及肢体,常被准妈妈们统称为脐带绕颈或脐带缠颈。脐带缠绕胎宝宝颈部发生率为20%~25%,其中脐绕颈一周发生率为89%,而脐带绕颈两周发生率为11%,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很少见,脐带缠绕胎宝宝躯干、肢体比较少见。
原因
胎宝宝在母体内并不老实,它在空间并不很大的子宫内翻滚打转,经常活动。每个宝宝的特点不同,有的宝宝动作比较轻柔,有的宝宝动作幅度较大,特别喜爱运动。他在妈妈的子宫内活动、游戏,动动胳膊,伸伸腿,又会转个圈,这时有可能会发生脐带缠绕。
危害
脐带绕颈属高危妊娠,随时可引起胎宝宝宫内窘迫。孕末期若脐带有多处缠绕,对于胎宝宝则是非常危险的,缠绕较紧者可影响脐带血流的通过,从而影响到胎宝宝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谢,使胎宝宝出现胎心率减慢,严重者可能出现胎宝宝缺氧,甚至胎宝宝死亡。
解开脐带缠绕的疑虑
多数妈妈都对脐带缠绕有恐惧感,她们担心宝宝有危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
脐带缠绕后可脱开吗?
胎宝宝是有智商,是很聪明的,当有不适感时他会主动运动摆脱窘境。有时你在腹部轻轻拍打胎宝宝,胎宝宝会主动向另一侧运动,离开拍打部位。在B超下经常可以看到当B超探头稍用力压准妈妈腹部时,胎宝宝感到压力就会向旁边躲避,有的胎宝宝更有意思,会伸出小脚丫向受压位置踢一踢。
当脐带缠绕胎宝宝,而且缠绕较紧、胎宝宝感到不适时,他会向周围运动,寻找舒适的位置,左动动、右动动,当胎宝宝转回来时,脐带缠绕自然就解除了,胎宝宝就会舒服地休息一会。当然,如果脐带绕颈圈数较多,胎宝宝自己运动出来的机会就会少一些。
脐带绕颈发生后给孕妇的建议:
(1)学会数胎动,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羊水过多或过少、胎位不正的要做好产前检查;
(3)通过胎心监测和超声检查等间接方法,判断脐带的情况;
(4)不要因惧怕脐带意外而要求剖腹产。
(5) 要注意的就是减少震动,保持睡眠左侧位。
2.怀孕六个月胎位不正怎么办?
你好,孕6个月还在,不用纠正。
妊娠28周(7个月)以前,由于羊水相对较多,胎宝宝又比较小,在子宫内活动范围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
妊娠32周以后,宝宝生长迅速,羊水相对减少,此时胎宝宝的姿势和位置相对固定。所以在孕32周以后,如果宝宝还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于确定了,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胎宝宝来个“意外之举”。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适的纠正时间为孕30-32周之间。 常用的胎位矫正方法有: 胸膝卧位: 即孕妇保持头低臀高姿势。
做胸膝卧位前应自解小便,松解裤带。孕妇可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垫一个枕头,将两手前臂上屈,头部放在床上转向一侧,臀部与大腿成直角。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5~7天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
这是一种借胎儿重心的改变,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优点是不需要任何条件和设备,只要在家坚持练就行,缺点是练习时孕妇可能出现腰酸、头晕、恶心等现象,常不能坚持。 艾灸至阴穴:
这是一种中医纠正胎位的方法。孕妇平卧或采取正坐的姿势,松解裤带。同时由医生灸双侧至阴穴(足小趾端外侧),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5次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
这一方法操作简便,无痛苦,经济,孕妇也可学着自行灸治。 外倒转术: 用以上方法纠正胎位无效者,一般可在妊娠30周以后,到医院由医生通过手推等动作倒转胎儿,此法需要专业技术,孕妇不可在家自行做。
3.胎位不正会有多大影响,往往都分为哪几种情况呢?
生孩子最怕的其中之一就是胎位不正,其实造成难产的常见原因之一,而难产对于胎儿及妈咪的生命都会是严重的威胁,下面当妈咪查出胎位不正的时候应该积极的调理矫正胎位。
什么是胎位不正
怀孕4个月以前,宝宝体积较小,漂浮在羊水之中,时常变换各种位置和方位。
16~28周之后,尤其在怀孕32周之后,宝宝越来越大,在羊水里的转动受到限制,位置也会逐渐稳定下来,此时要从异常的胎位自行转成正常胎位就较不容易。
正常胎位:
所谓正常胎位,是「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头顶顶在子宫颈口的位置。以下状况,都属于胎位不正常:
臀位:
宝宝的屁股在最下面,头部在上,宝宝呈坐姿状,是最常见的胎位不正姿势。
横位:
胎儿躺横,身体朝向产道,先露部位可能是肩膀,发生机率低,但危险性最高。
额位:
正常胎位是「头顶」顶在子宫颈口,但额位是宝宝的「额头」顶在子宫颈口,额头为先露部位,会影响产程的进展。
颜面位:
头部在下,但宝宝脸部面对子宫颈口,先露部位是下巴。这种胎位会造成产程的迟滞,也会增加难产机会。
枕后位:
宝宝的脸部朝上,最先露出的是宝宝的后脑杓部分,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一直是枕后位,就会是难产。
胎位不正会有什么影响
胎位不正对于怀孕过程不会有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宝宝四肢成长,只是必须注意生产方式的选择。不正常的胎位会使自然产的风险增加,例如造成难产或胎儿窘迫等问题。
什么情况需要剖腹产
如果宝宝已经足月,经医生确定为臀位或横位,建议孕妈咪选择剖腹产,以最安全的方式迎接宝宝出生,至于其他不正常胎位,则要视待产的情况而定。
胎位不正怎么办
孕妈咪在产检时被通知有胎位不正时,先不要太过担心。通常到了孕期第7~8个月时,有8~9成机率胎位会自行转正。如果到临产时还是不能改变胎位,医生就会采取适当措施帮助妈咪生产。妈咪平日里,也可以藉由以下方式帮助胎位转正:
「膝胸卧式」运动
「膝胸卧式」能帮助宝宝转成正常胎位,不过仍建议妈咪在医师指导之下多加练习,多少能提高宝宝转正的机率唷!
实施时机:
怀孕28~32周后,每天2~3次,每次约5~10分钟
实施方法:采俯卧姿势,双膝跪地,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臀部抬高,大腿与地面垂直。头贴在床上转向一侧,两手前臂上屈,伏贴于胸部两侧的地面。
注意事项:
最好在较硬的床上或地板上实施,较能好好施力。建议铺上瑜珈垫,止滑又不会摩擦到膝盖皮肤。胸口垫个小枕头,会比较舒服。不要在饭后实施,以免消化不良。这个运动有点吃力,妈咪要评估自身状况,决定做多长时间喔!
孕妇瑜珈:
孕妈咪在怀孕过程中,也可以在专业瑜珈老师指导下,做一些孕妇瑜珈,不仅有助于胎位矫正,也能帮助顺产喔!
4.胎位不正对孩子有影响吗?
(h3)胎位不正对孩子有影响吗?更新时间:
2018-01-27
一
有一些孕妇朋友在做产检的时候会发现,出现这种现象孕妇朋友都会特别担心。那么,胎位不正对胎儿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胎位不正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呢?如何预防胎位不正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胎位不正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位不正对于胎儿是影响是比较小的,但是对于准妈妈们来讲是伤害比较大的,容易导致妈妈们出现难产的情况。面对胎位不正这种情况,我们在生活中是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运动的方法来调整它的,或者准妈妈们可以通过剖腹长的方法来减少难产的情况,并且胎位不正会导致胎而出现缺氧的情况。
胎位不正对于胎儿的呼吸是有影响的,特别是一些羊水比较多的孕妇,容易导致死胎的发生,而且会增加手术的难度,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对于胎位不正这种情况及时的调整或者通过的方法去治疗它。
胎位不正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准妈妈,如骨盆狭窄、子宫畸形、、都是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
如何预防胎位不正
1、横位应做选择性剖腹产,臀位分娩,初产妇多作剖腹产;经产妇,胎儿较小、骨盆够大者,可考虑阴道分娩。
2、横位如未分及时处理,会导致,,甚至有危险。
3、臀位有破水后脐带脱垂可能,分娩过程中有后出头危险,会造成,甚至死亡。
4、作好,预先诊断出胎位不正,及时治疗,如未转为头位,则先作好分娩方式选择,提前住院待产,可以预防分娩时胎位不正及避免因胎位不正造成的严重后果。
5、孕妇在床上,采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维持此姿势约2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分钟,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
本★文来*源三妈妈育儿网www.3mama.com,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
- 上一篇:产后吃这一物催乳效果好营养足
- 下一篇:男性如何自我检测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