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尾仙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汽车

彩虹电器维修点羊市街在太原如果你爱我请带

时间:2024-08-14 来源网站:狐尾仙资讯

来源:凤凰网房产

每个人记忆中都有一条老街,古韵与古风就是老街的情调,承载着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在我们太原,这些个有故事、有韵味的老街 ,更是不缺!这些老街要不是街头巷尾弥漫着地方小吃的独特气味;要不就是拥有匠心别具的古民宅飞檐翘角;要不就是带有地方历史底蕴,人文氛围深厚。这些老街,魅力无法替代,情怀难以忘怀,让你不得不爱!

柳巷,最繁华的商业老街

柳巷,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商业闹市区,是个购物的天堂,太原的“王府井”、“铜锣湾”式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太原市一条历史悠久最繁华的商业老街,具有三百多年的商业历史,拥有中国四大夜市之一、华北地区最大的夜市,日人流量多达二十余万。

来到柳巷,就不能不说说这里的老字号。清和元饭庄的“头脑汤”,百年来一直热乎乎的滋润着太原人的身心;吃一顿认一力的羊肉蒸饺,在当年经济困难的时代,是普通太原人过节的一大追求;如果嘴馋了,当地人会去柳巷的六味斋买一块酱肉,这里的酱肉至今在选料和配制方法上都严格遵守传统做法;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双合成的糕点、益源庆的山西老醋等也是不错的送礼手信。

除了传统,柳巷也是时尚的,在这里有真维斯、苹果、堡狮龙等流行服装品牌的专卖店和贵都、华宇等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每逢春节和重大节假日,太原的年轻人还会在午夜时分来到柳巷一带逛街。附近的纯阳宫每逢春节,还会举办道教的开坛、法会,届时还能观赏到本地的晋剧表演。

钟楼街,最历史悠久的老街

钟楼街是太原市历史悠久的繁华街市,与柳巷、桥头街、柳巷南路,成“十”字衔连,是太原百余年来的商品集散中心。钟楼街,因一座钟楼而得名。如今钟楼街,由早年的钟楼街与按司街、东羊市并为一街。以“大钟寺”(大中市)和“开化寺”(开化市)相互依存。是太原市历史悠久的繁华街市。钟楼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奇奇怪怪的小街巷:

阴阳巷:位于开化寺市场东侧,一条很短很窄的小街。全长百余米,宽一米有余。相传这里住过一位“风水先生”,该风水先生在当时的太原颇有些名气,所以取名阴阳巷。

在解放前,这条小巷里还发生过著名的事件。当时国民党30军军长黄樵松有意弃暗投明,1948年10月31日,黄樵松派心腹与解放军联系,共商停战,策划起义,和平解放太原。不料,黄樵松的心腹爱将中途背叛,向阎锡山告密,黄樵松被杀,和平解放太原的计划也夭折。告密者正是追随黄樵松多年的好友、30师师长戴炳南,他因此爬上军长宝座。

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戴炳南逃跑,当跑到阴阳巷2号院时被生擒活捉。

咸肉巷:在钟楼街与柴市巷交会口有一条极为特别的小巷。说它特别,一来,小巷极短,只有二三十米;二来,这样一条小巷,竟然还有名字,它叫咸肉巷。据说,过去这条巷中集聚了加工、出售腌制咸肉的作坊,因此而得名。

毡房巷:位于柴市巷内东侧,北与咸肉巷平行,以制作、销售毛毡作坊集中而名。

四岔楼:位于钟楼街南侧,西校尉营以东。明代曾在此处建四柱子楼,俗称四岔楼。楼下行人四向来往,形成十字街,因此取名四岔楼。

酱园巷:东起柳巷,西至二市场,长度约150米,路面宽度约6米。旧时因制作面酱、酱油、酱菜的作坊和商号集中,故名。

五一路,最饱经沧桑的老街

五一路,南起五一广场,北至胜利街,是条饱经沧桑的老街。先来说说五一路的历史演变。从现存的太原地方志可以看到,金元的时代,太原东郊坊铺相连、人流熙攘。这里就是五一路的前身。

太原解放后,太原人民将新开路、首义门、松花坡、精营中正街、新民头条、新民五条拓宽新建,于1955年9月20日完工。为寓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之意,取名“五一路”。

漫步于五一路街头,从气势雄浑的五一广场到工厂毗连的胜利街,上下千余年积淀下来的沧桑感,像陈年的酒一样醉人心脾。不必说一片片上了年代的低矮聚居平房散发着古旧的味道,不必说路两边的店面墙使用着灰白色的仿古建筑样式,不必说附近乘凉的老街坊挥着扇子就将太原市近代历史说个七七八八,单说旧貌换新颜的拱极门,保留有国学风骨的国民师范学校旧址,位于精营西边街、晋商云集的浑源会馆,早期商业标志性建筑五一大楼,还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象征太原城市面貌的五一广场,在五一路这条见证了太原市历史巨变的街道上俯拾皆是!

庙前街,名字最通俗易懂的老街

庙前街既不算长,约有280余米,又不甚宽,仅八米左右,更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和别致的新型建筑,绝大部分是四合小院——北方传统的民宅。但是,它的成街历史却较为古老,在太原的诸多街巷中颇有些名气。其街之北端,是太原古城中规模最大的关帝庙,俗称“大关帝庙”。庙门与街巷直对,此街恰处庙前,故名“庙前街”。

关于庙前街大关帝庙的创建原因,查无记载。但是,却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北宋初年,今太原市原为北汉国阳曲县的一个属镇,叫做唐明镇。宋太平兴国四年,宋灭北汉后,火焚水潴晋阳城。宋将潘美便以唐明镇为依托,在这里新建太原城。但是,不知何故,东、南、北三面的城墙都很快筑成,唯有西城墙,屡建屡崩,塌毁多次,怎么也弄不成。为此潘美愁得食不甘味,坐卧不安。当时,北汉新归赵宋,晋阳古城已毁,辽兵虎视眈眈,时刻寻机南侵,太原城西城墙能否建成,性命攸关。就在这时,关羽在云中显圣,跨其赤兔马在城西跑了一遍,然后指其马迹说:“缘此马迹筑版,城可成矣。”言毕,遂烟消云散,不知所踪。兵士匠工们立即缘着马跑过的痕迹,重新兴土动工,夯基砌筑。果然,事半功倍,工程迅速,再无崩毁。

羊市街,最古老的老街

羊市街,原名西羊市,与东羊市隔南市街(今底解放路)相对而称。1958年太原市人民委员会在调整部分街巷名称时,将东羊市、按司街并入钟楼街,改西羊市为“羊市街”。

羊市街是太原市古老的街巷之一,宋朝,此街一带属阳曲县之唐明镇。近30年来,流行着1955年,羊市街西段的打通改变了原来与西城墙丁字成形的封闭格局。1958年新拓解放路。第二年,太原市的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便在羊市街东口南侧问世,使百年的羊市为之一新。1982年,全晋遐迩闻名的豫菜馆“林香斋”,又以新结构、古式样的风格,拔地而起于羊市街东口北侧,与宽银幕电影院左右呼应。1988年“五一”之前,横跨解放路,沟通羊市街与钟楼街的宽银幕人行立交桥,又在该街的东口彩虹般地出现。这些巨变,使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羊市街又焕发了新的青春,迅跑在太原城建规划的前列。一种说法,认为今羊市街一带在宋代即为羊畜交易之所,故名。

我们太原,锦绣龙城,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所以老街在太原的历史韵味更加浓厚。这些传统老街道,它们虽不繁华,但是却又那样的无法替代。他们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于城市的最初记忆。老街,魅力永远无法替代,情怀永远难以忘怀!所以,如果你想了解太原,请走入这些老街,细细品味历史沉淀的味道,你会渐渐爱上这些老街,爱上太原这座城市。

消防界杂志社

电力系统装备杂志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