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尾仙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文化

昆明高端育儿师昆明100位家长参加戒吼活

时间:2024-08-14 来源网站:狐尾仙资讯

每天在群里打卡,分享孩子的成长故事、亲子相处的点滴,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2018年最后一天,“昆明教育”微信公众号发起的21天戒吼活动结营。

21天,参加戒吼活动的100位家长中,仅有16位爸爸妈妈完成每天打卡并以文字方式分享心得的目标,他们也送给了自己一份叫做“坚持”的新年礼物。

为什么会吼孩子?在戒吼过程中,有哪些反思?活动结束,戒吼却没有终点。“昆明教育”微信公众号也及时在参与家长中发出调查问卷。

行动初衷:

找到和孩子“说话”的方法

去年11月,“昆明教育”发表了一篇题为《戒吼?不存在的!快抱紧那个爱吼的自己》的漫画,引发家长共鸣。后台收到很多留言表示:“越来越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除了吼,还能有什么方式让孩子听话?”还有家长提出:“能不能组织一次戒吼行动,让我们挑战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到长时间不吼孩子?”

提议一出,家长们纷纷响应,在“昆明教育”的粉丝群里,数十位家长表示愿意参与“戒吼打卡”。二年级家长小璠说:“孩子上学以前,觉得什么事情都很好沟通。但是上学以后却不一样了,做作业各种拖沓,让我忍不住就想吼他。结果却是不吼不听,越吼越慢,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感觉都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说话’了。”初中生家长扬扬妈也认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更有主见了,很多时候比较偏执,作为家长急在心里,忍不住就想发脾气,结果导致孩子的抵触。“就想通过戒吼行动,收收自己的脾气,也学学如何跟孩子沟通。”

为了回应家长们的需求,也为了帮助更多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昆明教育”微信公众号决定进行一次尝试。经过反复讨论和设计活动流程之后,2018年12月10日,“昆明教育”21天戒吼打卡行动正式上线,家长们积极参与,限额100人的戒吼群不到1小时就满员。“昆明教育”的两位编辑担任群主,组织家长开展为期21天的戒吼打卡。

群主小瓶说:“现在的家长压力很大,每天要工作,回家之后还要带孩子、辅导作业,如果孩子再不听话,就难免成为家长‘发泄’的对象。家长没有耐心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一着急就是责骂、吼叫,有的还动手打。但这些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恐惧、逆反心理,并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和性格的养成。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家长在21天里记录自己在和孩子的沟通中遇到的情况,同时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可取。通过这样的反思,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

戒吼过程:

让家长从自身找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参加本次活动的家长以母亲居多,来自在线调查问卷的数据,参与者中,母亲占到94.12%,父亲则只有5.88%。

活动伊始,群主就再三跟家长们说明,打卡并不是要求每位家长完全不吼,而在吼与不吼中找到平衡,学会反思,学会低下头“看到”孩子,并找到和孩子相处的最适合的模式。

21天里,打卡平台上共有817篇戒吼日志。“今天忍住没有吼孩子,她主动过来抱了我。”“我希望今天的自己能够比昨天更好一些。”“每当我忍不住想吼孩子的时候,他总会主动提醒我,让我克制一下,不然就打卡失败啦”……日志不仅仅是打卡的一个印证,也记录了爸爸妈妈们和孩子相伴相守的21天光阴。

在打卡过程中,有超过85%的家长承认对孩子发过脾气。而他们发脾气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做事磨蹭、拖沓”“不听话,把父母说的当耳旁风”“做作业屡教不会”三个选项上。

针对家长们的疑惑和问题,“昆明教育”微信公众号也在活动期间邀请了3位专家进群,为家长答疑解惑。儿童游戏治疗师王莉、官渡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张春梅、云南省家庭教育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刘忠明,都是戒吼群的座上宾。“老师,孩子总想抢占C位,怎么办?”“老师,孩子被表白,我要怎么正确引导她?”……每次1个小时的答疑时间里,家长们踊跃提问,专家们总是倾力答复。

听了专家的讲解,不少家长也对自己的育儿方式有了新见解。“我们在如何让孩子更加听话方面有误区。专家说了,人为什么长着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为了多听、少说,只有多听孩子讲的,他才会愿意跟你交流。”小米妈妈说。还有的家长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的欠妥之处,“听了专家对儿童心理学方面的详细阐述,我才意识到因为孩子2岁之前我们没把他带在身边,所以他现在格外敏感,容易患得患失。我以后会更注重对孩子的陪伴。”家长小雪说。

在线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半数以上家长通过打卡活动,找到了控制自己情绪的方式。很多家长说,戒吼活动让自己改变和成长,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变了,戒吼的焦点由孩子回到自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很重要。想改变孩子,家长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旭苒妈妈说。

皓皓妈妈也有同感:“参加戒吼活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大人把自己的不安情绪带给孩子,孩子也因此被影响。凡事多换位思考,对孩子多听、少说、少替代;还有要多拥抱孩子,给他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实实在在的爱。”

一些家长在积极改变的同时,也将这份正能量传递给了家人。在线调查问卷显示,有超过70%的家长是不孤单的,选择“家人或朋友知道我在打卡,并非常支持我”的家长占到50%,还有20.59%的家长表示,看到自己在打卡,身边的人也想加入活动。

未打卡原因:

工作忙,84%的家长没能坚持

为期21天的戒吼活动,有84%的家长没能坚持到最后,他们中很多人因为工作太忙或是家庭事务,没能坚持打卡。活动结束后,不少家长坦言,以后会采取定闹钟等形式来提醒自己按时打卡,为了孩子做出改变和努力。

虽然有很多家长并没有坚持到21天,但是坚持了15—20天的家长不在少数,这个比例达到40%以上。

打卡15天的小瑜儿妈妈,觉得没坚持下来很可惜。“我是做财务的,年终结算时特别忙,想起来要打卡的时候,经常已经过了12点,只能错过了。”她建议,“打卡形式可以再灵活一些,比如给每个人3次补打卡机会。”尽管没能打满21天,但不少家长还是坚持听了专家的讲座,并认为自己从中有所受益。比如添添妈妈就说:“尽管没能完整地打卡,不过,每次专家在群里回答问题,我和孩子的爸爸都积极关注,觉得很受益。”

家长们也纷纷对21天戒吼打卡活动建言献策,“可以组织家长进行经验分享”“时间再长一些”成为家长们最多的诉求。另外,有超过94%的家长表示,会继续参加下一期的活动。

育儿路漫漫,“昆明教育”微信公众号愿意一直陪伴着各位爸爸妈妈。新的一年,一起加油,成为更好的父母,成为孩子更好的帮助者、支持者和爱的源泉。

专家点评

戒吼不是终点

对于此次活动,不仅家长反馈热烈,参与的专家也有自己的看法。

刘忠明作为第三期进群专家,赢得了不少家长的认可。刘忠明表示,活动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现在整个社会中,很多家长都知道,家庭问题的出现跟家庭教育有关系,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破解,而且,即使知道了该怎么做,也无法坚持下来。这个活动,利用21天这么一个周期,来培养家长的一种习惯、一种意识,我觉得形式上非常值得推广,希望能够多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家长受益,让社会受益。”

云南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云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专家团成员王鲜也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21天不是终点,育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避免在育儿过程中的“补偿心理”,降低期望值,“吼娃”概率自然大幅度下降;家长不可过度包办,包办下的孩子缺乏责任心,对起床上学、做作业、上床睡觉、吃饭等原本属于自己的事宜,自然不会上心;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妨适时让孩子放松下,休息10—30分钟,浇浇花、运动下,会让孩子更有精力完成作业;如果在做作业过程中,爆发出较大矛盾,建议换人辅导,防止伤害进一步加深。

家长心得

一一妈妈·三年级男孩

自从加入这个群,每天打卡逐渐成了一种习惯,晚上静静整理自己一天的体会,写下感悟,感觉自己也在慢慢改变,从最初的有些焦虑,到现在能比较平和地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

兰妈·四年级男孩

参加打卡后,我会静下心来想想,是我太心急了,总是要求太高,所以我开始反思自己。现在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学会珍惜与他相处的每一天。

瑜儿妈妈·初一女孩

有时候我确实忘了去听听孩子在想什么,她的看法是什么,我站在制高点,想掌控她的一切,却给女儿带去了伤害。

听了专家的讲解后,我释然了很多,心态平和了许多,女儿也愿意和我说心里话了。

小小妈妈·五年级男孩

感谢这个平台,让我从一天吼吼吼到戒戒戒,从焦虑到相信孩子,我有了好的变化,孩子也有了好的变化。相信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扬扬妈妈·七年级男孩

21天,我试着静下心来,每天去发现孩子一个优点,让我学会了让孩子分担我的喜怒哀乐,学会给孩子说的机会……

记者手记

21天戒吼群刚刚成立时,家长们一入群,就仿佛找到了知音、同伴,开始纷纷吐槽起自家娃的各种不是来,他们身上的焦虑和无所适从,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大多数妈妈迫切地想要找到策略、捷径,去应对、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重新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来。对于群管理者来说,我们甚至感到一丝惶恐,家长们巨大的焦虑仿佛能淹没一切,害怕不能帮到他们。

其实,我们忽视了自我疗愈的力量,从家长们对周四专家答疑时间的无比期待上不难看出,家长们渴望学习,渴望成长。专家告诉他们,先不要着急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学会反思和审视自己,因为孩子出现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或者是教养方式的问题。他们听进去了,也这样去做了。

也许只是专家的只言片语,但只要对自己有所帮助、有所启迪,他们都愿意沉下心来去思考。最重要的教育来自家庭,群里面的家长对这句话都是深信不疑的。最强的力量来自内里,而非外在。最好的改变来自自身,而非别人。他们是一群积极、向上、向善的家长,有他们陪伴的21天,我们感到很幸运。

未来,我们还会有其他与家庭教育有关的活动,希望能够以此辐射到更多愿意学习和成长的家长。因为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位父母都想变成更好的父母。

本版稿件记者杨艳萍 余苏晏报道

现代企业文化杂志

赢未来官网

品牌研究

电脑采购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