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的原则宝宝一定要打的5种疫苗
接种疫苗的原则 宝宝一定要打的5种疫苗
一、接种疫苗的原则
“现在疫苗的种类这么多,真不知道哪些该打,哪些不必打。”常有人问起这样的问题,具体到哪种疫苗,需要综合考虑家庭情况、孩子的体质。但掌握下面这些大的原则,对你的选择是有帮助的:
1、1岁以内:自身的免疫功能还不完善,疫苗接种是最佳的抵御疾病办法。这时,所有计划内的疫苗一定要按程序为孩子接种。在自费疫苗中,针对小年龄孩子预防小儿脑膜炎、肺炎的Hib疫苗也可考虑。
2、入园之前:从家庭生活一下子过渡到集体生活,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一个密集的空间*同生活,病菌传播的机会增加很多;初到一个新的环境,生活不适应带来的身心压力,会使孩子的抵抗力下降。这时,要首选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疫苗,比如水痘疫苗。
3、针对孩子的体质。如果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适合2岁以上)。
4、各地自费疫苗的管理不同,对于你认为孩子需要打的自费疫苗,医生不作推荐时,你要向他询问;而对医生推荐的疫苗,你则要保留自己的选择权,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孩子是否需要。
二、宝宝一定要打的5种疫苗
卡介苗:
预防疾病:结核病
接种时间:出生在24小时以后,就可以接种卡介苗,最迟应该在1周岁前完成接种。
乙肝疫苗:
预防疾病:乙肝
接种时间:出生后24时内,应尽快给予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称为0、1、6方案。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预防疾病:脊髓灰质炎
接种时间:宝宝出生后满2个月、3个月、4个月各口服一次。以后18个月、4周岁时加强一次。
百白破疫苗:
预防疾病:百白破是百(百日咳)、白(白喉)、破(破伤风)三种疾病的简称。
接种时间:初次免疫应在宝宝出生后3月、4月、5月龄时接种,每次接种应间隔4周,共3针,加强免疫应在出生后18-24个月龄时加强1针。
麻疹疫苗:
预防疾病:麻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疹子。
接种时间:在出生后8个月时接种第一针,18-24个月龄时再复种一针。
三、宝宝接种疫苗有禁忌
并非随时、随地、任何宝宝都可以进行接种。接种疫苗的时间、接种者的身体条件、有何禁忌症等,都对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有着影响。有以下情况的宝宝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⑴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⑵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宝宝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⑶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宜接种;
⑷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宝宝不宜接种;
⑸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⑹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宝宝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⑺如果宝宝每天大便次数超过四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⑻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宝宝,六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⑼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⑽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此外,家长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
留心宝宝接种后的不适反应
任何疫苗在接种后都有可能产生不适反应。
如果宝宝在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但很快就消退,这属于正常的不适反应。而这些症状如果加重,最好尽快到医院治疗。
另外有些宝宝会对一些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出现长疹子、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休克等症状,那么在接种含有引起过敏成分的疫苗时,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种相同疫苗。
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须把宝宝的过敏情况反映给医生,由医生准备好抢救措施后再接种。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不要自己购买后给宝宝自行接种,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四、宝宝预防接种时家长应了解哪些
一般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预防接种,而且前几个月内,几乎每个月都要打防疫针,有的针要打好几次,这是因为各种防疫针进入机体后,可以产生抗体,但并不是立即产生,而是需要1~2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有的第一针产生的抗体不多,而且当抗体上升到一定水平就开始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
如果在抗体还没有完全消失时再打一次,则抗体会产生更多更快,而且维持时间更长。如白百破疫苗,打一次无效,打两次效果也不好,必须连打3针才有效。在打第一针后,抗体产生很少,1个月后,当抗体已经开始下降但还没有完全消失时,再打一针,抗体就会明显增多。间隔的时间长短和疫苗或菌苗的类型有关,一般认为活的菌苗(卡介苗)和疫苗(牛痘、麻疹),因作用强,维持的时间长;而灭活的疫苗(乙脑)、死菌苗(百日咳菌苗)以及类毒素(破伤风、白喉类毒素)作用差,维持时间短,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打任何一种防疫针产生的抵抗力都有一定的期限,不能管一辈子,所以必须打加强针。例如卡介苗只管3~4年,超过这段时间,就有被传染的危险,所以要进行加强。通过得病获得的免疫力比防疫针获得的免疫力要强得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有的可维持终身,不需再进行预防注射。另外,防疫针是生物制品,虽然比较安全可靠,但对于孩子来说,接种活的疫苗、菌苗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得一次轻病,而死的菌苗、疫苗是异物刺激,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家长不必惊慌。
接种后的反应一般发生在接种的当天或第二天,常见的有在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保护皮肤不要被擦破。全身反应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接种后绝大多数反应比较轻微,体温一般不超过38℃,不需做什么处理,只要经过适当休息,多喝水,1~2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体温超过38.5℃,可服用退热药,如果发热持续2天以上,或接种的部位红肿严重,就应去医院检查。
偶尔有个别的孩子出现打针后晕厥,多发生在空腹及精神紧张的状态下,所以应该在专门的医疗单位进行接种,不要在家中自行接种。最严重的是过敏引起休克,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所以,要掌握好预防接种的禁忌证和适应证,以免发生不良后果。打防疫针的反应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打针以前要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最好到医院进行体检,如果孩子得了感冒等疾病,就要暂停接种,等病好后再补种。另外,打针以前要避免剧烈活动,打针以后1~2天不要给孩子洗澡,保护局部皮肤。
- 上一篇:谨记九个方面帮助老年人更好的护腰
- 下一篇:老年人贫血吃什么食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