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老师育儿节目叫什么某儿童节目比赛后座位
文/兰妈谈育儿
教育孩子,尤其是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其中一定不能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纵观当下的育儿界教育,会发现父母都在倾尽所力去培养孩子,这些培养均是在为孩子的未来打好基础,希望小时候的刻苦努力可以换得未来的衣食无忧。
可能说到衣食无忧很多家长觉得有些太过夸张,当今社会还有谁能混得吃不上饭吗?有的时候,现实生活的无奈总是压迫得我们无法喘息,而成年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正所谓天下父母心,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优秀、站在高峰位置一览众山小。
但是在当下的教育界,很多家长却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将爱孩子的培养价值逐渐扭曲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将重点放在孩子的成绩上,某个孩子得了第一名、拿了冠军就是学霸,某个孩子整日贪玩不写作业就是学渣?在标签化教育环境下,你给孩子贴上了什么样的标签,孩子最终就会成为标签上的样子。
舞台上的是精彩,座位下的是人品
曾经,兰妈在明星马伊琍的微博上看到一条关于儿童教育的发文话题,三张凌乱不堪十分辣眼的现场图片,再配以感慨的一句“拿再多奖又有何用?”,这句话无疑是戳中所有家长的内心。我们常常被舞台上的精彩吸引,却很少注意到座位底下的情况,马伊琍配文的三张图片是她朋友传去的感慨心声,这是某节目刚刚闭幕的儿童比赛节目,工作人员在赛后清理现场的时候,从座位底下扫出了数不清的垃圾和零食碎屑。
有的时候如果不是赤裸裸的真相摆在面前,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相信舞台上的精彩背后也有如此不雅的一幕。马伊琍的一句“拿再多奖又有何用?”,也说醒了很多沉迷在功利下的家长,如果徒有其表的优秀没有与之匹配的修养品德,即便家里面的奖杯堆满了,也很难获得他人真正的尊重和欣赏。
真正的优秀培养,是追求孩子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
说到歌唱家李双江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了,尤其是70、80后的粉丝团,对李双江的支持与聆听更为活跃一些。虽然作为90后的兰妈习惯了流行音乐的熏陶,对李双江的演唱沸腾总有些欣赏不来,但是对于李双江这个明星可是不少关注,关注的引力也全都在于“含在手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育儿观,对于李双江夫妇溺爱孩子的教育,甚至还有很多网友翘首以盼地坐等最终溺爱下的结果。
果然不假,溺爱的后果非常严重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关于李双江夫妇溺爱孩子的各类新闻话题,在2013年随着儿子的锒铛入狱被判十年后,一家人的生活开始翻天覆地变化不说,李双江的个人形象一夕间取而代之也是各类负面新闻。
李双江儿子的入狱,完全在于养不教父之过上,因为孩子的过分放纵和本性猖狂并非一日形成,早期的无证驾驶、后续又驾驶宝马车打人,直到2013年因触及底线被判刑入狱十年,这些猖狂作为父亲的李双江不是没有察觉,而是溺爱下的纵容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或是抱着“有实力”的思想去看待问题,大概在有钱人的境界貌似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儿子入狱后,李双江夫妇仍然不相信儿子会犯罪,抱着被陷害的思想去东奔西跑,但是随着一件件证据、一条条现实摆在眼前,他们也只能在痛心之中接受现实。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李双江和现任妻子梦鸽的婚姻非头婚,之前和出色的舞蹈家丁英还有过一段婚姻,只不过丁英是一个非常骨气又能干的女人,和李双江婚姻破碎后坚持过着单亲妈妈生活,如今两个人的儿子也成长得非常优秀,并没有凭借父亲的名气炒作而是低调地经营着一家公司。
明明是同父异母的至亲血脉,但是人生却有着翻天覆地之区别,而如此大的区别均来源于父母的教育,溺爱就像是一把刽子手狠狠地将孩子的人生瓦解,教育孩子我们一定要明白,真正的优秀培养是追求孩子能力的同时,更要去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
那么,教育孩子我们要如何做到高能力、高品德教育呢?
1、不要纵容孩子的无理取闹
溺爱孩子,几乎每一个父母都很容易陷入误区,尤其是面对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家长很难把控,要么对孩子一顿乱吼、乱批,要么妥协满足孩子所需从而回归平静,但是从科学育儿角度来说,各类专家均不建议上述两样做法,如何拒绝孩子的无理取闹又不伤害孩子,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常常也被无数家长关注着。
马伊琍是一个在教育方面很有宝典的女明星,她曾经分享的育儿日记让很多宝爸宝妈受益匪浅,还有网友吐槽马伊琍教育孩子“心肠太硬”,因为马伊琍曾分享女儿第一次上幼儿园情景,当时女儿哭闹得非常伤心,而马伊琍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头也不回地就走掉了,女儿在身后哭得撕心裂肺那场面想想就觉得痛心。
可是谁也不知道,扭头就走的马伊琍并没有果断多少,所谓的扭头就走不过是强撑罢了,她一个人躲在车里面心痛得开始大哭,毕竟没有哪个妈妈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绷得住。但是这一步迟早要跨出去孩子也迟早要独立上学,如果孩子一开始就对孩子表现的恋恋不舍,那么孩子每逢不想上学的时候就利用父母的不舍做文章,如果一开始父母就纵容了孩子的无理取闹,那么接下来类似的无理取闹还会有更多……
2、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底线
除了不能纵容孩子的无理取闹之外,我认为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底线还非常重要,因为知道底线的孩子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长久的自控下他们的自律性一般都非常好,如何让孩子知道底线是什么?这个就需要父母适当地“狠狠心”。
曾经马伊琍还分享过,同班的幼儿园很多学生上几个小时就被家长接回去,而马伊琍不论女儿在学校如何哭闹都无动于衷,因为马伊琍的育儿观念是希望女儿知道什么是底线,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学习不是在玩,让孩子知道独立不是在过家家。接女儿放学的时候,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她都坚持带孩子走路回去,在走路回家的这个过程又是一次难得的底线教育,每逢女儿一蹦一跳摔倒的时候,马伊琍从来不会去安慰、抱起孩子哄哄,看着女儿含着眼泪爬起来的时候也从来不扶一下。
可能很多人觉得马伊琍的教育“太狠心”了,其实作为一个二胎妈妈的我,完全可以理解马伊琍的用心良苦,对于一个孩子、尤其是女孩来说独立非常重要,当下的狠心不过是平常的历练,只要孩子知道什么是底线,他们才会将独立二字释放得更完美。如果孩子连如此寻常的历练都受不了,将来如何生存于社会的各种现实?又如何在各种优秀竞争里脱颖而出?
3、父母要明白自己在教育里的角色
说到父母在教育里的角色,很多人都会想到老师、和家长这两样身份,实际上正是这两样身份将教育拖累、将家庭的亲子关系越搅越乱。教育孩子的身份,我认为协作型身份更有价值,给孩子带来的成长影响也足够回味一生,什么是协作式身份?当然是朋友之间的亲切相处了。
就拿明星小S(徐熙娣)的教育来说,舞台上的小S性格活泼干练,舞台下的她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母亲,作为家资深厚的她,没有把小提琴、钢琴、音乐和芭蕾作为必练项目,小S最注重的训练在于社交的沟通能力,她除了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之外,还经常带女儿实践地摊生活,锻炼女儿生存能力的同时也提炼了社交沟通能力。
当小S面对“未来希望孩子做什么”的问题时,她曾表示:“我喜欢孩子自己去选择,这是她的权利,不应该由我们家长去决定”。从这句话里,明显可以看到小S的高智慧育儿,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属于协作式的朋友关系,就像是地摊生活体验一样,只有协作式体验才能收获的更多、体悟的更多。
教育孩子,最基础的价值是孩子的分享、沟通和交流,如果这些基础教育都做不到,那么孩子未来的成长方向、包括现阶段的品质教育也凌乱无章。育儿里的宝典教育,最应该的育儿方式也应该是亦师亦友,该严厉的时候不要婆婆妈妈,该关心的时候就要像朋友一样暖进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