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尾仙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科技

丹灶电器维修刘灼初第一代南海供电人见证农

时间:2024-08-14 来源网站:狐尾仙资讯

人物档案

刘灼初,1949年生人,党员,第一代南海供电人。参与1978年丹灶镇筹建35千伏变电站,1982年开启摩托车巡线时代,1993年农网改造,1998年特大洪水抗灾复电。

今天,电几乎无处不在,电灯、电视、空调、电热水器等都已经成了家庭标配。电力是从何时进入佛山的农村,点亮家家户户的,这“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都经历了什么?南海供电局退休职工刘灼初是南海第一代供电人,或许能在他的从业经历中找到答案。

爱研究 成为机器维修专家

1968年,高中毕业的刘灼初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农村。“1968年,农村都还没有通电,点的都是煤油灯。”刘灼初回忆,在上世纪50年代末,每条村只有一台变压器,主要是解决村内抽水灌溉的用电,后来才慢慢添加了设备,但是每家每户也只能安装一盏15瓦特的电灯挂在大门口,“安装时会给村民多留两三米电线,村民在煮饭时就可以把电灯拉到厨房中,吃饭又能拉到客厅里。”从人力到机器打禾、引电排灌,在农村的十年时间里,刘灼初见证了农村耕作的机械化、电气化转变。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喜欢研究各类电器和机器的他也成了村里的“机器设备维修专家”。自学用电常识、买书、拆开电动机看里面是什么结构,渐渐地,这个爱拆东西的青年熟悉了电动机、打禾机、水泵等机器应该怎么维修。

1978年,南海丹灶镇政府集资筹建35千伏变电站,建站需要人去组织建设,于是镇政府就到村里寻找一些懂电气知识的年轻人,刘灼初就是其中的一员。

肯吃苦 手动挖泥坑建变电站

4个从农村抽选出来的值班工,4个供电老职工,8个人负责建变电站,挖坑、砌围墙、建高压室、控制室都是他们。一开始,他们需要为安装设备挖一个个大坑,“3米乘1米,一米八深,挖着挖着人都看不见了。”刘灼初回忆,没有挖掘机、电机,都是靠人手挖,挖坑就挖了十几二十天,每天都像个泥人一般。组装设备也非常考验人,设备非常重,有三四百斤,但都只能靠人力抬。

到变电站投运,他们需要日夜都守在控制室,每两小时就要抄录一次数据,“我记得当时丹灶每天大概是2万度电,一年大概是720万度电,但现在丹灶一年用电是16亿度电。”

值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高压电,叫两线一地,它的缺陷是事故多,“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跳闸”,如树木、竹子不小心搭到电线上都会跳闸,遇上台风或是暴雨,控制室的值班员整晚都在抢修。“跳闸就麻烦了。”刚开始,还没有机动车,值班员只能骑自行车去巡线,从变电站出发沿着电线一路排查故障,“十公里、二十公里地巡,看看沿途有没有竹子、树枝搭到电线上”。刘灼初说,他们那时要人工巡,每一个用电设备都检查一次才知道哪里出故障,不像现在,看看电脑就知道哪里出现故障了。

发展快 巡查工具单车变摩托

一直到1982年,电力抢修的效率有了质的提升。当年局里给每个变电站都配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并抽调了有机械经验、年轻人去参加摩托车培训班。“我们是南海第一届摩托车学员,在盐步学了一个月。”有了摩托三轮车,电力抢修也快了很多。当时丹灶只有六台机动车,公安有一台幸福牌摩托车、兽医有两台,政府有一台万事得面包车,还有一家外资厂有一台五十铃货车,最后就是变电站的三轮摩托车。刘灼初开着三轮摩托车去巡线,把车停在村口,就会引来很多村民围观,当时很多人都还没见过“咯咯咯”烧汽油的车。

农电输送 村民增鱼塘开工厂

上世纪80年代末,变电站升压,开放用电。但农村电网因为线径小、残旧等问题,常常出现跳闸停电的问题。“一断电,增氧机停了,整个鱼塘的鱼都死了,这对农民来说是一笔惨重的损失。”

当时农网线是乡村自有资金建设的,没有钱去维修,为了改造圩镇用电和农村用电他想了很多办法。1993年,刘灼初提出要进行农网改造,将农村的低压线全部更新、线径增大,改为三相四线,提高电压、降低线损。

改造工程进场施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曾有一位老太太躺在地上不让施工,于是刘灼初就跟老太太解释为什么要做农网改造。家里有没有耕鱼塘?增氧机能不能用?晚上七点多点灯能不能用?电视能打开吗?经过一轮沟通后,老太太才知道为什么要改造,儿女将她接回了家。农网改造后,供电稳定了,原本投一个鱼塘的农民,开始投三个四个,每个鱼塘都用上了增氧机,农民也慢慢富起来了,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农民开始在丹灶办织布厂、五金厂。

抗灾复电 一个月没回过家

1998年南海丹灶樵桑联围的荷村水闸出现塌方,受灾面积大,经济损失严重。“6月29日下午4点多,接到三防指挥部通知,马上带电工集中到水闸。”刘灼初带着有六七十个电工,按照三防指挥部的要求升高电压,“越做越水越猛”,在金沙桥附近,凡是有货运运沙运泥的都被拦下,把沙和泥都倒到了塌方处,无济于事。刘灼初就监视着电气设备,水到哪里,哪里就要立马断电,整晚通宵跟踪。当塌方处被成功堵住后,又要将水抽出去。刘灼初和同事到处拉电线、装抽水机,装了足足有一个星期。

“装好了排水的水泵,开始抗灾复电。”整个南海都在抽调有电气知识的人过来帮他,每天大概有五六百人。刘灼初是土生土长的丹灶人,丹灶的电气线路设备都在脑子里,他非常清楚什么地方需要安排什么样的人去抢修,“像智能开关需要派有技术的人去才能处理”。

六七月非常热,所以他们每到了一条村抢修电力,就算要弄到天黑,也要复电后才能走。整个抗灾复电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刘灼初都没有回过家,直接在控制室里打地铺。此时,他的家也被洪水淹了3米多。他的儿子刘世辉说,“6月29日当天刚好是升高中出成绩那天,一直都考全班第三,就那一次考了第一,我爸还说当晚带我去广州消夜,整晚都在找他,他一直都说先等等。”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

退休后 投身古村活化建设

退休后,刘灼初又回到了村里。“我的爸爸属牛,一辈子都勤勤恳恳,朋友多,也喜欢帮人,有时比我上班还要忙。”在儿子眼中,刘灼初一直都很忙,捐资助学,支持家乡建设,以建设家乡村史馆为例,有丹灶“阳台盆景王”之称的他捐了好几盆,“用心血盆养出来的,别人来买,我都不舍得”。

热心助人,也让他在村中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当村史馆收集整理资料,也需要他出马。采访在外拼搏的族人、四处收集资料等工作,这些都需要他牵头。此外,他还和家人一起为家乡建设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等。

采写:

南都记者 杨韵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日自动化

科技创新与应用官网

美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