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育儿课堂15父母的见识对孩子一生的影
有一次和我一个学生的家长聊天,他说每年都会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四处走走,十几年下来他们去过的地方已经足够写一本游记,有一天我们一起吃饭,他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我总觉得我们那一代人是有贫穷基因的,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没有出去见过世面,这样的基因是受自身以及上一代人的局限,所以一直到成年之后,都会有一种对生活的不安全感,希望拼命赚钱,希望出人头地,拼命用物质装点自己,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够证明自己才能够带给自己点安全感。
所以我特别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还是这样,所以他尽可能的带着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因此他的孩子也非常优秀,衣着朴实从不在同学面前显摆,兴趣爱好广泛低调而富有内涵,从内到外透露出比同龄人更多的底蕴,所以孩子有没有见过世面真的很重要,而父母有没有见过世面更重要。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他们往往有拼来的经济基础更有着来自父母或自我养成的教养和一颗对万事万物平和的心。有见识的父母向孩子传递的往往是一个人非常努力是可以有机会成功的;一个人不应该困于江湖而是应该走南闯北;一个人不需要为了物质而束缚自己,要有更广阔的天空,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容易对物质保持一种天然的平和,对欲望有天生的收敛,但对精神世界却有着无限的追求。
他们看到的往往是物质之外的,更多的价值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很多知名的大科学家都是富二代,比如说伽利略爱因斯坦和牛顿都是那时的富二代。
伽利略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贵族,家里拥有大量的土地还养着好多佣人,他们家光靠收租就已经是当地的富豪了,你想当时那些农奴们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功夫探求真理。牛顿的父亲爷爷舅父都是大地主,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大实业家,工厂和资本也是一大把,所以爱因斯坦一生都是吃穿不愁。所以实际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好多都是富二代,因为他们从小不缺少物质,所以不需要用物质来装点自己,因为见过一些世面所以不会局限于眼前的一切。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穷怕了,很多人骨子里面有一种对贫穷的恐惧,所以会把一切的机会当成救命稻草。因为要出人头地所以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一定要进最好的公司,一定要和领导搞好关系。一定要自己创业把每步都看得生死攸关,把每一步都当成出人头地的阶梯。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昨天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今天突然有钱了,然后马上就会看到他开起了豪车住进了豪宅,在很多人眼里那也是无限的风光,可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两岁的孩子穿了一双40码的鞋子显得格格不入。当然花自己的钱,开自己的车,住自己的房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骨子里面永远流动着贫穷的基因,一生都在被物质绑架,这就是我所谓的见过世面,和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之间的区别。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不是只有出生在贵族或者富人的家庭里面的孩子才有机会见世面。父母要做的是教会孩子从容地对待物质,努力地面对生活,所以父母一定要足够努力,给孩子一定的物质条件并且让孩子知道,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
这一点华人首富李嘉诚做的非常好,在收获了名和利之后依然不断努力,真正做到了人生不止奋斗不止。
其次父母一定要修炼自己对于物质的态度,自己明明是一双30的脚却非要蹬上40码的鞋子,累了自己的同时也误导了孩子,自己明明只有200万的资产,却非要开一辆100万的豪车真的有这个必要吗?真的需要一辆百万的豪车来标榜自己吗?如里把这100万拿出来带着家人四处走走,见见世面或者为身边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带着孩子一起做点儿公益,给有需要的人送去一点支持,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让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是有见识的,是勤奋的努力的热爱生活的,是能够不被物质所绑架不需要为任何事折腰,是有安全感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影响孩子更好的面对未来的自己,不恐慌也不急躁。
在大多数父母眼里的富养更多还是停留在物质上,父母处在一个极限的位置上,拼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这只会让孩子觉得这世界上所有好的一切都应该是我的。而真正的富养是父母的一种见识,我常说:给孩子食物可以让孩子长成大人,给孩子观念却可以让孩子长成伟人。
我很喜欢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终身相伴者,他算不上导师而是风雨同行的那个人。作为父母和孩子一路前行的时候必须跑的非常努力,这样孩子也会努力跟上你的脚步,所以成为一个有见识的父母!
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让孩子懂得努力的意义,让孩子知道未来的宽阔让孩子明白世界的广泛,或许就真的会有平和的生活气息和生机勃勃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