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节奏慢教学孩子慢慢慢家长催催催6个小
李玫瑾教授
免费领李玫瑾育儿课程全集(52期)公众号:李玫瑾育儿之道作者:深度育儿,雪花轻飘
起床慢,穿衣慢,吃饭慢,出去玩动作也慢……遇到磨蹭儿,急了快速妈。可是你越着急,他越磨蹭!真让人抓狂!其实,只要弄清宝宝磨蹭的原因,让宝宝们动作快起来并不是件难事!
1、事情不分主次 妈妈的牢骚:你看他,吃一顿饭要我追着喂,一吃就是两小时,这边动动,那边玩玩,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啊?
听专家解释:小小孩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包括吃饭的时候也“废寝忘食”地忙乎着。把吃当副业,而把玩当成了正业,本末倒置,不分主次。自然,吃饭在玩耍中被无限拖延。
咱也有办法:
①每天一大早,给孩子用图画列张表贴在墙上,列出一天的活动顺序。比如:
第一件事,起床穿衣;
第二件事,刷牙、洗脸;第三件事,吃早饭;
第四件事,玩玩具;
第五件事,看动画片……
一直列到晚上睡觉。
这样做的目的是,第一,培养孩子的生活秩序感,条理感;第二,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的态度,在一段时间里只能专心做一件事。专心做一件事,效率就提高了。
②给孩子一个固定的专用椅,规定必须在饭桌上吃,不许下桌到处跑。为了让他收心,,就要想办法集中他的注意力。
比如,全家人比赛看谁吃得快;一边编吃饭的小故事给他听一边鼓励他吃;故意和他抢吃的,故意不准他吃他喜欢的菜;和钟表赛跑:“看宝宝能不能在分针跑到5的位置之前,把饭吃完?要是你就跑赢了它,妈妈就会奖励你哟!”
2、动作不够熟练 妈妈的牢骚:真看不惯他穿件衣服要老半天,急了自己就帮他三下两下就穿好,可总不能我一直给他穿吧!
听专家解释:由于孩子小,肌肉动作发展不协调,虽说他努力在做了,但还是不够熟练,自然速度也慢。因此需要一个从不熟悉到熟练,由慢到快的过程。
咱也有办法:
①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让他自己独立完成。慢是必经的过程,父母的手千万不能伸太长,为了加快速度而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你需要的是耐心,再耐心。同时要不断肯定孩子微小的进步,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
② 当孩子确实是做不好时,可能是你的指导方法有问题。
不妨把有复杂的动作分解,以减少难度,多次进行同样的动作,自然速度就快了。比如,把穿衣的动作分解,向他发布清晰而有趣的指令:
第一步,伸出左手,穿山洞(袖子);
第二步,伸出右手,穿山洞;
第三步,左手捏住小石头(纽扣),右手按住小洞(扣眼),把石头塞进洞里去;
第四步……
3、天生的慢性子 妈妈的牢骚:这孩子什么时候都快不了,做什么事也快不了,怎么不象我们夫妻俩?怎么催也催不快,急死人了!
听专家解释:对于无论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半拍的孩子,他的神经类型往往相对安静,是缓慢型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子,他就这节奏,并不是他故意磨蹭。
咱也有办法:
① 对于天生的慢性子,父母就要接纳他这种“慢”,接受孩子的现状。有些时候是大人自己习惯了快节奏,所以怎么看孩子都慢。因此要给他时间去准备,其实,慢也有优点,心细,谨慎,做事考虑周全,做出来的事情比较精致,完善,也培养了他的耐心。
② 确实想让孩子快一点,可以试着运用对比式鼓励:“我感觉你今天收拾东西比昨天快多了啊!”“我给你算时间,看看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快多了。”
运用用暗示性鼓励:“你其实能快起来的,对吧?”“你很想快起来,只是以前没准备好要快,现在你准备了好了,要快起来了对吗?”
4、没有时间观念 妈妈的牢骚:我让她7点把画画完,结果拖到8点半还没完成。还说“妈妈急什么呀,早早画完了,还干什么呀!动作快一点有什么好处啊!”真不知道怎么给他讲道理了。
听专家解释: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是难以理解的,他搞不清7点和9点的区别,所以也没有紧迫感,没有时间观念,同时,他也不知道尽快做完一件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只是在延续着从前的习惯,不认为慢有什么不好。
咱也有办法:
① 给孩子展示做完一件事情后的好处。比如:“如果你7点钟就把它画完,那我还可以带你去好你的朋友家玩,因为不会太晚。”“如果我们12点前吃完饭,中午妈妈就有时间睡会觉,下午妈妈就有精神带你去游泳。”
② 仅仅口头上告诉他几点要做完什么事,还不够直观、形象,应该利用时钟,告诉他几点时,时针、分针在什么位置。这也能够让孩子感知时间的快慢,并对照时钟来加快自己的做事速度。
5、总被大人催促 妈妈的牢骚:我看不惯他这么磨蹭,我总说他咋这么慢,要快点!他就是快不起来。有时我怀疑他在和我对着干,故意不快!气死我了!
听专家解释: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软抵抗”,大意是,我不正面和你冲突,但我会用让你不易察觉的方式隐蔽地抵抗你。你不是要我快一点吗?我不和你吵、不和你闹,我就磨蹭一下,让你知道我就是这么慢的,看你拿我有什么办法!当然这是潜意识的心理。
咱也有办法:
① 杜绝说“慢”“磨蹭”等词,因为这是在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说他慢,他果真慢起来;说他磨蹭,等于暗示他你就是这么磨蹭的,那他就往磨蹭上发展。因此,你必须换用“快”“麻利”等字,给他积极的暗示:“我相信你能快起来的。”“怎么,我才洗下手出来,你就把被子叠好了?真快啊!”“你怎么现在做事情越来越象敏捷的小猴子了?”
②不要频繁地提醒孩子“要快”,不要老是催促、唠叨。越是催促,心生反感,就会出现逆反行为,和你有意对着干,反而得不偿失。但可以适当表达你的希望:“你要是动作快一点,妈妈心里会高兴。”提出你的要求:“我在耐心地等你吃完饭,好带你出去散步。可是等人好辛苦哦,你要妈妈等你到什么时间才能吃完饭?
6、做着不喜欢的事 妈妈的牢骚:让他写几个数字,总是这么拖拉,半天也没把笔找来;要让他睡觉了,总是磨蹭着不肯上床。这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不喜欢做呀?
听专家解释:有可能孩子对你要他做的事他不感兴趣,或不情愿去做,但又不敢违抗大人,只好用磨蹭来表达自己的不情愿和被动。
咱也有办法:
①和孩子好好沟通,才能了解他心里的想法。“告诉妈妈,你喜欢写数字吗?”“妈妈先猜一件事,你看对不对:你似乎不喜欢写字,是不是呢?”如果孩子说不喜欢,那就暂时放下,或提议下一个时间来做。“你不想9点睡觉,那好,妈妈尊重你的意见,那是不是可以9点15分睡觉呢?”
②对于必须要做的事,比如睡觉,不妨用选择法:“你想9点还是9点15分上床睡觉?”“你今天写字还是明天写字?”让孩子选择其一,之后不要忘记加上把事情确定下来的话:“妈妈尊重你的选择,那就明天做吧,不过,说话可要算数的哟!”
免费领李玫瑾育儿课程全集(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