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荨麻疹才合理呢根治荨麻疹找出病因
怎么治疗荨麻疹才合理呢 根治荨麻疹找出病因很关键
一、怎么才能治疗荨麻疹
(1)对每一位患者都应该找到引起发作荨麻疹的原因,并且加以避免和防范。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
(2)如果是因为药物引起的患者应该停用过敏药物;如果是食物过敏引起的,应该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3)避免诱发因素 如果是因为天气寒冷而引起的荨麻疹应注意保暖,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5)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比较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或慢性荨麻疹严重激发时,静脉滴注或口服,应该避免持续使用。
(6)免疫抑制剂 如果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的时候,还可以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比较高,所以一般不推荐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二、哪些因素是导致荨麻疹的原因呢
一、吸入物
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会引起荨麻疹。
二、物理因素
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会引起荨麻疹。
三、食物
如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腐败性食品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释放物,蛋白食品在未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荨麻疹,这在儿童较多见,也可能是儿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与成人不同所致,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四、药物
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可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呋喃唑酮等,另一类为组胺释放剂,如阿司匹林,*,可待因,哌替啶,多黏菌素,维生素B,奎宁,肼苯达嗪等会引起荨麻疹。
三、预防荨麻疹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注意饮食,避免诱因
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部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几率。
注意卫生,避免不良刺激
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风寒暑湿燥火及虫毒之类要避之有时。使生活规律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予避免。
寒冷性荨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场,也不能洗冷水浴,要注意保暖。胆碱能性荨麻疹应保持身体凉爽,避免出汗。据有关研究发现,吸烟者血液中的IgE(一种参与人体过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与皮肤试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而且对其子女等被动吸烟者所导致的过敏现象也相对增加。因此,患有荨麻疹的人应戒烟。
积极治疗原有疾病
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能导致荨麻疹的疾病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就有:寄生虫感染像肠蛔虫、蛲虫等;细菌性感染像龋齿、齿槽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癣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经紊乱,甚至体内潜在的肿瘤等。都可能引起荨麻疹。因此,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原有的疾病。有助于消除荨麻疹。
四、荨麻疹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
一、荨麻疹的诊断:
血管性水肿根据突然发生大片暂时性无凹陷性肿胀,在数小时至2~3天内消退,常累及眼睑,唇,舌,外生殖器,手,足等部位,本病诊断不难。荨麻疹根据皮损为风团,骤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等特征,再根据各型的特点,不难诊断,寻找病因比较困难,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作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全面综合分析病情,并结合各型特点努力寻找发病有关因素,甚为重要。
二、荨麻疹的鉴别:
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婴儿湿疹: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 上一篇: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你需了解的四种治疗方法
- 下一篇:胃不好怎么调理5个胃部健康养生法